6月20日零時,由甘肅省公航旅集團攜手中鐵建、中鐵、中交二公局、中國二冶和交設股份等11家社會資本方與天水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資建設的S25靜寧至天水高速公路莊浪至天水段項目(以下簡稱“天莊高速公路”)社棠鎮至麥積鎮終點段正式建成通車,標志著天莊高速公路全線建成通車運營。
天莊高速公路經甘肅省發展改革委批準建設,是社會資本和天水市人民政府合作項目,概算總投資170.6993億元,由甘肅公航旅天莊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養護工作。項目采用“設計-建設-運營-移交”方式,為設計施工總承包(EPC)模式,建設工期4年,運營期30年。項目起點位于平涼市莊浪縣朱店鎮,終點止于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,主線全長101.787公里,連接線長16.183公里,橋隧占比64.8%,主線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,設計速度80公里/小時。
甘肅公航旅天莊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認真貫徹落實省委、省政府決策部署和省公航旅集團工作要求,以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為目標,落實全壽命周期管理理念,強化質量管理體系高效運行,推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落地,提升項目生態環保管理水平,實施科技賦能項目建設全過程,有效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確保天莊高速公路按期建成通車運營,有效發揮社會效應,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高位推動征地拆遷
有效確保天莊高速順利實施
天莊高速公路項目征地拆遷模式較傳統項目發生深刻變化,采用建設費用概算控制模式,由政府負責建設用地征拆、參建單位配合、第三方機構過程跟蹤審計。征地拆遷中,堅持依法依規、以人為本的原則,高位推動、點面聯動,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的協調配合,做到一體化協調推進。加強溝通協調,通過協商、談判、現場辦公等多種方式妥善解決各類復雜問題,達到征遷進度快,地方政府滿意、被拆遷戶滿意、參建單位滿意的“一快三滿意”良好效果,被天水市政府譽為營商環境典范。同時,安排專人負責用地手續辦理工作,率先取得自然資源部的用地批復,高效的征地拆遷工作為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工作基礎。
征地拆遷協調會議
大力實施質量創新
全面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
始終秉持工匠精神,以高質量發展為要求,以創建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為目標,創新質量管理方法,全面推行“8422”質量管理方法(即“8結合”工作模式:健全體系與精細管理相結合、
進場初驗與過程抽檢相結合、日常督查與專項治理相結合、技術創新與工藝改進相結合、反面警示與樣板引路相結合、總結交流與現場整改相結合、嚴管厚愛與激勵約束相結合、飛行檢查與駐地服務相結合;“4聯合”監督體系:關鍵工序總包單位、監理單位、監理檢測工地試驗室及交工檢測單位聯合見證檢測;“2擇優”管理舉措:擇優組建項目專家庫、擇優選擇服務機構;“2核查”保障制度:重點工序網上勤核查、關鍵部位計量嚴核查),通過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、現場工作會、樣板引路觀摩會和反面警示現場會,開展工程質量提升、“質量月”等活動,抓源頭、盯重點、控過程,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管理要求,對現場質量問題督查式跟進、銷號式落實、問責式倒逼,項目全線交工驗收工程質量評定合格,取得98.6的高分。
落實紅線底線要求
持續夯實項目建設安全基礎
堅持以創建“平安工地”為抓手,按照全覆蓋、全過程、全方位的原則,建立項目公司、監理單位、總包單位“三級”分片包抓和網格化安全管理機制,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,著力打造優質安全工程。創新“12345”總體安環工作思路(一條工作主線——建設“平安綠色環保工程”;兩項控制目標——實現“零傷亡、零事件”;三大管理手段——強化“檢查整改、獎罰通報、警示約談”;四項工作原則——堅持“全員、全方位、全過程、全天候”;五條體系建設——構建“安全管理體系、制度體系、教育培訓體系、設備設施體系、文化體系”),與屬地應急管理局深化合作,全面落實風險分級管控、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工作機制,形成地企聯動“大安全”管理工作格局。創新采用移動式“VR科技+培訓”安全教育模式,將科技手段深度融入安全生產管理,提升安全管理質效,為項目建設安全生產保駕護航。甘肅公航旅天莊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2020—2023年連續四年獲得“平安工地”建設省級示范項目稱號,35家總包、監理單位獲得省級、市級“平安工地”示范合同段稱號。
石嶺牛頭河特大橋
踐行綠色發展理念
努力建設綠色環保生態工程
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,深入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,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工程建設運營全周期,引進5家環水保第三方單位加強日常監管和技術指導檢測,將環水保設施與計量支付相掛鉤,有效推動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落細。項目建設初期注重超前謀劃,提前介入,科學選址,將全線取棄土場選址定位納入施工圖設計過程管理,做到棄渣取土選址定位一次到位,真正做到“先設后用,用報一致”,成功解決“設而不符、設而不用、用而不足”的難題。按照因地制宜、經濟美觀、宜生易護的原則,將收費站廣場、互通立交、隧道出入口、中分帶、服務區、連接線綠化與沿線區域內的各類自然資源景觀相結合,選用好管養的自然形態植物品種,與周邊環境和諧相融,塑造出融路于景、景路一體的高速公路景觀,推動項目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實現高質量融合發展。
黃門互通立交
邊坡防護
實施科技創新賦能
結合實際提升項目科技含量
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先導,以項目建設為載體,成功取得“隧道仰拱預制安裝關鍵技術研究”等11項科技項目研究成果;組織研發的可視化建模與轉體施工橋梁智能監測系統,達到高墩轉體“平衡控制”和“智能牽引”,實現施工自動監測控制,填補省內高墩大跨橋梁水平轉體關鍵技術空白;推廣應用波紋管定位臺架技術、多方位組合控制二襯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等60多項“四新技術”,其中7項被省交通運輸廳作為典型案例全省推廣;共獲得發明專利申請11項、授權4項,實用新型專利申請41項、授權37項,取得2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,發表論文30余篇(核心8篇)。項目科研創新和四新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,有效激發廣大職工和參建者的創新創造潛能,進一步提升工程建設品質,提高項目運營管理效益,有效縮減施工工期,提升施工質量安全水平,為打造平安百年品質工程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。
發揮黨建引領作用
有力深化項目建設運營管理
全長117.97公里的天莊高速公路地質條件復雜、橋隧占比達64.8%,面對施工難度大、安全風險高、環保要求嚴、建設資金緊張等諸多困難,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在全線廣泛開展“強堡壘 做表率”黨員立項攻堅行動。各參建單位黨員干部帶頭、成立專班,設立“黨員先鋒崗”“黨員責任區”“黨員突擊隊”,帶領廣大建設者抗疫情、戰嚴寒、斗酷暑,充分利用機械化、智慧化、信息化手段,不斷優化施工工藝,推進技術創新,苦干加巧干,合力攻堅,成功化解一個又一個施工難題,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壁壘。2020年12月6日,全線首座橋梁紅堡白駝河大橋架通,2020年12月28日,全線首座隧道元川隧道貫通,2022年5月29日,全線首座特長隧道戴家山隧道順利貫通,2023年12月25日,天莊高速起點莊浪縣朱店鎮至麥積區社棠鎮84公里通車運營,2024年8月29日,控制性工程渭河特大橋成功轉體,全線難點、斷點工程全部打通……施工現場捷報頻傳,結束了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和清水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。
趙溝隧道右線貫通
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典型創建主題實踐活動
天莊高速公路的全線通車運營將有效連通青蘭、連霍、平綿、銀昆、靜莊、十天等國家高速,對于完善甘肅省東部地區高速路網結構,加快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,為沿線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(黨委宣傳部 天莊公司供稿)